"蹒跚"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行走时步伐不稳、身体摇摇晃晃的状态。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意义 本义指腿脚不灵便、行走缓慢且左右摇晃的样子,常用于描述老年人、幼儿或体弱者的步态,例如:
> 老人迈着蹒跚的脚步朝家里走去。
引申含义
除直接描述身体不适外,还常比喻做事拖沓、进展缓慢,如:
> 项目进展蹒跚,团队成员焦头烂额。
二、使用场景
描写生理状态: 多用于描述老年人、残疾人或受伤者的行走姿态,如: > 病人康复后仍显蹒跚。- 比喻心理状态
> 会议讨论陷入僵局,进展蹒跚。
三、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踉跄、跛行、拖沓、迟缓。- 反义词:健步如飞、轻快敏捷、雷厉风行。
四、补充说明
"蹒"字为形声字,左半部分"足"表与行走相关,右半部分"番"表音并暗示摇摆状态。该词出自清代皮日休的诗句"天禄行蹒跚",现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