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被滑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政策性滑档 :省招生办在划批次线时,一般会高于高校的总招生计划。例如,一本招生计划为50000个,按招生计划的120%划线,一本线上就有60000名考生,多出来的10000人就是政策性滑档。滑档后,这些考生只能在征集志愿寻找机会,或者是在下一个批次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失误
盲目追高:
有些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只看高层次大学,只报热门专业,而忽视了自己的高考成绩这个志愿填报的基础。他们不顾实际盲目选择超过自己成绩的院校,而且在平行志愿中大部分院校志愿都在冲高,只在最后的一个院校保底。如果最后一个保底院校在当年的录取分数向上浮动的较多,就会出现滑档。
误解录取规则:例如,有些考生和家长误解了平行志愿“一轮投档”的规则,认为每个院校都会投档一次,结果在最后一个院校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前面的几个院校根本不服从专业调剂,导致投档后填报专业不能录取,然后再退档,造成滑档。
志愿梯度不合理:很多同学在填报志愿时,要么一股脑全报“冲高”院校,要么选的院校层次都差不多,没有拉开差距。这样会导致所有志愿都无法满足,从而滑档。
分数预估偏差:有些同学参考往年分数线时,没考虑到当年高考题目难度变化、招生政策调整等因素,对自己分数定位不准,从而滑档。
批次合并影响:在新高考省份,本科批次合并后,填报失误的代价更大,一不小心就可能从本科直接滑到专科。
填报院校数量不足:本科普通批平行志愿一般能填报多个院校专业组,但有的同学太执着于特定高校或专业,只填报了几个喜欢的志愿,结果就因选择太少而滑档。
忽视外省市高校不确定性:部分外省市高校在本地招生计划投放少,分数线或排位起伏很大。考生如果没有充分预估这些高校的不稳定性,填报的外省市高校投档线都高于自己成绩,就容易造成滑档。
特殊要求未满足:
部分学校或专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如单科成绩、身体条件、面试成绩等,如果考生不符合这些要求,即使总分达标也可能无法被录取。
退档:
有些考生虽然分数达到了学校专业组投档线,但因为所填的6个专业都比较热门,全部录满了,且又没有服从调剂,学校没法给调剂安排专业,就只能被退档。此外,还有因为单科成绩、身高、色盲、色弱等条件达不到要求而被退档的情况。
建议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在填报志愿时,要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设置合理的志愿梯度,确保有保底院校。
准确预估分数:参考往年分数线时,要考虑到当年高考题目难度变化、招生政策调整等因素,对自己分数进行准确预估。
全面了解录取规则:特别是平行志愿的“一轮投档”规则,避免因误解规则而导致退档和滑档。
注意特殊要求:在填报志愿前,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了解所报专业或学校的特殊要求,确保自己符合录取条件。
填报多个院校:不要只填报几个喜欢的志愿,要尽量填满所有的志愿,以增加录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