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古人的名字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语言习惯,具体方法如下:
一、基本概念解析
名
为个人所取的本名,用于自称或亲密之人之间。
字
根据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称,是古代成年人的正式社会称呼。
号
原指名和字之外的别号,后泛指任何别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
二、翻译原则与方法
名
直接音译为现代汉语姓名,无需调整。例如:
- 李白 → 李白
- 王羲之 → 王羲之
字
- 若字有明确含义,可保留原意翻译(如“鹏举”);
- 若字为单字且无特定含义,可用“Mr./Ms.”等通用称谓替代。
号
- 首次提及时使用“known as”或“styled himself”结构,例如:
- 李白 → styled himself 青莲居士
- 于谦 → styled himself Yanyi;
- 后续提及时可直接使用“also known as”或简称“aka”,例如:
- 徐霞客 → also known as 霞客、霞逸
三、注意事项
文化差异处理
- 若号与现代名称差异较大,可考虑音译或意译,但需确保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例如:
- 苏轼 → styled himself 东坡居士 ;
- 若涉及外国人名,可参考西方命名习惯(如“agnomen”)进行创意翻译。
文献依据优先
- 优先采用权威资料中的译法,如《红楼梦》中人物称呼的译法。
四、示例汇总
| 原始姓名 | 名 | 字 | 号 | 翻译示例 |
|----------|------|----------|----------------|------------------------------|
| 李白 | 李白 | 太白 | 青莲居士 | styled himself 青莲居士 |
| 徐霞客 | 弘祖 | 振之 | 霞客、霞逸 | Xuanzhi, also known as Xiake |
| 于谦 | 于谦 | 延益 | 节阉 | Yuqian, aka Jie Yan |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保留古人姓名的文化内涵,又能确保译名符合现代语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