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试卷被认为难做,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更契合国家选拔人才的要求
新高考试卷旨在引导校园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想和立异性思想,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这种改革使得选拔出来的高分学生更具有发明力和创新才能。
赋分制度的引入
新高考采用赋分制度,即使原始分数较低,通过赋分后也可能获得较高分数。例如,在“3+3”模式中,一些原本只能考30分、40分的学生,在赋分后可能得到60分甚至70分以上的高分。这种赋分方式使得学生感受到难度增加。
考试科目增多
新高考改革后,考生需要面对的科目不仅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必考科目,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进行选考。这要求考生在高中阶段就要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压力。
竞争压力增大
由于新高考的改革,使得更多的考生有机会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这也就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
学习内容深度增加
新高考改革强调素质教育,对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更高的要求,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命题角度
高考题主要由大学教授命制或把关,他们从本学科选拔学科人才的角度出发,不考虑高中老师教什么、怎么教,这种命题方式被称为“降维打击”。
试题形式改变
新高考任务之一就是通过高考为党、为国选拔优秀人才。何为优秀?新高考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试题源于课本,但却远远高于课本
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这是高考题的命题原则。遗憾的是学生普遍没有重视,认为课本实在太简单,和高考真题完全没法比。
高考题不仅“难”,而且还“麻烦”
这里所说的难,指的是难度很大,主要是压轴题的难度,那些题目中等水平学生建议放弃;另一种难度,就是新颖,一时难以应对。所谓的麻烦,指的是那些考生觉得不难,审题容易,可是要真正解答起来才发现,计算量非常大,步骤非常繁琐,几乎很难最终算出来。
综上所述,新高考试卷的难度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灵活性、深度和广度上,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更好地选拔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的优秀人才,但也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